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
发布时间:2023-02-01浏览次数:11
小儿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
【发病原因】
可继发于汞中毒、婴儿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溶血尿毒综合征、甲髌综合征、Drash综合征、肾静脉血栓形成、感染(先天梅毒、风疹、肝炎、疟疾、先天性毒浆原虫病、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、艾滋病等)、等。发病原因还可能跟这些疾病有关,包括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、微小病变、弥漫性系膜硬化、局灶节段性硬化。
【发病机制】
1.发病机制 已明确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其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,发病机制渐渐得以阐明。明确此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现知其缺陷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13.1。本症有肾小球足突间的裂孔隔膜上nephrin的异常,为编码nephrin的基因NpHSI突变所致。
2.病理改变有人曾称本征中最具特色的改变是近曲小管囊性扩张,被称为“小囊性病”(microcystic disease),但发现肾小管的这一病变可能系获得性者,是由于持续的大量蛋白尿和(或)小管内尿流受阻,致未完全成熟的肾单位出现小管囊性改变。电镜示内皮细胞肿胀,上皮细胞足突融合,基膜皱缩等。免疫电镜检查显示足突间裂孔隔膜上nephrin异常。免疫荧光检查病早期无Ig和补体沉着。
上一篇:肾活检检查可见以下改变
下一篇:肾病综合征如何治疗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