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患有慢性肾病多年、病情稳定的老年女性,因春节期间,饮食未加节制,且进食多量香蕉等水果后,出现恶心呕吐、胸闷气喘、不能平卧、全身浮肿等尿毒症加重及并发心衰的症状,120急救车接回后血钾检验报危急值,高达6.5mmol/L(正常为3.5-5.5mmol/L)。接诊医师予积极纠正血钾水平等抢救治疗后,老太太最终得以化险为夷。
小小血钾对肾病患者竟有如此威力?香蕉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?
要想解开谜底,还得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。
人体内正常存有一定数量的钾,其平衡取决于摄入及排出钾的量。钾的排出主要依靠肾脏,而肾功能不全时,肾脏排泄钾的能力大大下降,血钾容易升高,当血钾>6.5mmol/L,会极大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。所以说高血钾是慢性肾病的“隐形杀手”,一点不为过。
因此,肾病患者对以下四个容易出现高钾的因素要加强重视。
1
食物。
如富含钾的香蕉、柑橘、橙、玉米、香菇、木耳、海带、紫菜、土豆、黄豆、花生、菠菜等,应避免大量进食而增加钾的摄入,加重肾脏负担,通过浸泡、冷冻、弃去汁水,能减少上述食物中的钾。
2
尿量。
肾病患者若出现尿量减少,需警惕血钾升高。正常代谢中,90%的钾从尿中排出,尿少或无尿时则蓄积体内。
3
肌酐。
是评价晚期肾病最常用的的指标,肌酐水平越高,肾脏排泄功能越差,这种情况下病人也要警觉血钾水平,因为肾脏排泄钾的能力也是与肌酐水平成反比的。
4
药物。
如服用保钾利尿剂“安体舒通”、“氨苯蝶啶”,ACEI类药物“雅施达”、“开博通”、“洛汀新”等,都容易出现高血钾的不良反应,肾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谨慎选用并定期复查血钾。